济南“三新利体育网址聚焦”构建普惠养老服务体系
发布时间:2023-05-22 06:53:24点击:
养老服务保障难点、重点在特殊困难老年人。我市共有低保、特困、残疾和计划生育特扶家庭老年人约17.2万人。针对他们的养老保新利体育官方网站障,我市作了一些探索,取得了较好成效。主要做法如下:
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把价格可控制、服务有保障的设施供应好。一是增加床位供应。依托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试点设置普惠养老床位。推动每新利体育官方网站个区县建设一处不少于500张床位的养老服务中心,明确一半以上床位用于普惠养老。依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挖潜增加护理型床位。全市普惠养老床位已有3100多张,到2025年将超过1.2万张新利体育网址。二是高质量改造提升全部敬老院,投入各级资金1.82亿元,重点围绕适老化改造和增加护理型床位实施,共新增护理型床位6385张,护理型床位占比81%,全部机构均达二级养老机构标准,其中四星级以上8家,全部床位均用于兜底和普惠养老。三是按照“补齐旧账、不欠新账”思路,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。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3947处,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和达标率均100%,农村幸福院覆盖率超过54%。
按照“政府拿得出、老人可负担”的原则,着力解决老年人“养不起”问题。一是广覆盖、全纳入。对济南市户籍老年人在入住养老机构、设置家庭养老床位、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全员纳入,均可按需享受各类服务待遇。二是重刚需、补供方。聚焦失能、失智和高龄独居等急需、刚需老年人群,分类设置补助政策,根据服务对象失能状况和对应标准,将补助资金发放给服务提供方的养老机构或养老服务组织(企业)。三是分类补、提能力。采取“普惠+优待”措施增强对低收入老年人的政策支持。比如,在入住机构方面,对收住低保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失能老年人的,补助标准翻番。精心组织“情暖夕阳”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,惠及2200多名老年人。实施“幸福家园”村社互助工程,募集善款3800余万元,政府配捐236万元,惠及群众28万人。四是分级担、重长效。强化各级政府投入责任,并根据财政承担能力各尽所能,差异化确定市和区县资金承担比例。五是抓规范、保公平新利体育网址。制定全市统一的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标准,实现部门分头评估和标准互认。印发《关于设立普惠养老服务床位(试点新利体育官方网站)的通知》,对床位实行限价收费,研发轮候管理系统,优先面向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开放,确保便民利民、公开公正。
为确保普惠养老价廉质优,一是坚持标准先行,明确规范提升方向。针对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分别制定建设管理运营标准,对社区居家养老重点工作全部明确服务标准和要求,发挥标准引领指导作用。我市2个单位分别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、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。二是实施分类奖补,倒逼服务能力提升。对照标准开展等级评定,根据评估结果,实施差异化奖补,不达标不补,标准高多补。三是推进连锁,保证服务质量。面向全国遴选了5类92家优秀养老服务组织(企业),助其实现连锁化、区域一体化运营。目前已培育连锁化企业20多家,入选省级连锁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7家,连锁化运营各类服务站点55家。四是利用数字赋能,强化综合监管效能。完善市、区县两级养老服务平台,实现户籍老年人、优抚对象、参保人员等6大类数据共享比对,并上线“济南养老地图”,推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。全省率先出台养老机构预付费管理办法,并将全部机构纳入系统监管,从源头防止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风险。加强养老服务智慧监管,为524处养老设施安装视频监控和电、气、消防等安全监测设备,打造“服务监管一张网”。
通过抓基础、建制度、提品质,我市不断提升普惠养老服务供给能力、拓展普惠养老服务内容,探索出了一条普惠养老服务发展的“济南路径”,全市17万余名老年人获益,收住特困老年人2670人,为2808名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料和集中托养服务,受到社会广泛好评。